人力资源 > 正文

奖励制度应避免8大误区

2014-09-22 14:21:02 来源:瑶臣猎头网

心理学认为,奖励比惩罚更有效。必要的奖励,能调动人的积极性,焕发工作热情,所谓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”,所以不少企业都将奖励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励措施来抓。然而,奖励不当,也会反受其乱。常言道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奖励得当,种瓜得瓜;奖励不当,则种瓜得豆。管理者实施奖励时,制定奖励制度时应避免8大误区。

奖励制度应避免 误区之一:奖励表面勤奋的员工

在办公室和车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员工,他们提前上班,推迟下班,整天忙忙碌碌的,在领导面前尤为卖力,于是常因表现勤奋而得到奖励。而另一些员工,尽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,但总是按时上下班,显得不够勤奋,连领导的好感也难以得到。

点评:效率是企业的生命。员工的勤奋应与效率相一致,如果奖励表面勤奋而实际效率低下的员工,势必会挫伤那些讲究效率的员工的积极性,他们也会有样学样,只做表面功夫、磨洋工,这样一来,企业的整体效率必然下降,弄得不好,企业丧失了效率,也必将失去生命。

奖励制度应避免 误区之二:用奖励挽留跳槽者

一些企业对有跳槽倾向的员工以加奖金或晋升等方法拉拢挽留。然而,其他员工却认为这些人“早晚还得走”,为何该奖的不奖,不该奖的却大大得奖呢,我们不干了!

点评:企业应奖励忠诚的员工,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,鼓励他们为企业多做贡献。对于打算跳槽的员工,应了解其跳槽的原因,看看有无其他挽留的余地,如果确因待遇不好或无用武之地应予改善;但若是人家已铁了心要走,多高的奖金也是白搭,即使留住其人也留不住其心,三国故事中的徐庶就是个例子。另外,用奖励挽留跳槽者,还伤了那些忠诚于企业、安心于岗位的员工的心,甚至形成不良错觉:要得到更好的待遇就要以跳槽相威胁。

奖励制度应避免 误区之三:强调竞争,忽略团队精神

企业员工要讲究团队合作,但在制定奖励制度时,为了树典型而只奖励团队中某一成员,牺牲了其他人。

点评:企业越是面临竞争激烈,越要强调团队精神。管理者绝不能奖励那些没有团队精神,只顾自己出风头、争成绩、抢奖金的人。这种人即使能暂时使企业获益,但长远而言对企业是十分有害的。这种人往往会提高自己,打击别人。在同伴遇到困难时,也不会伸出援手,破坏团队协作关系。

奖励制度应避免 误区之四:只顾全勤,不看效果

某间经营面临困境、人心浮动的公司,老板给那些坚守岗位的员工发了奖金,本以为有助安定人心,岂料却让另一些人受了伤害,一个偶然脱过岗而未得奖的骨干人员因此不辞而别。

点评:对员工的评价,必须是全面的和系统的,不要草率地根据一两件事就对员工作出判断。管理者在处理员工问题时,一定要公平,不应有偏见和不公的言行。

奖励制度应避免 误区之五:奖金与职务挂钩

“工作是大家的,功劳是领导的”,只要是团队中的领导,无论有无贡献、贡献如何,他的奖金都要比下属多,严重挫伤了普通员工的积极性。

点评:公平性是员工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,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,影响激励效果。取得同等成绩的员工,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,而不要简单地把奖金与职务挂钩。这样,可以鼓励员工在不晋升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工作创造成绩来提高收入。

奖励制度应避免 误区之六:将当成工资的一部分

在一些公司,奖金已经成为一项固定收入,员工们把奖金当成另一种名目的工资,就像应得的权益一样,奖励失去它应有的作用。

点评:奖金的奖励作用在乎其浮动性,应与贡献挂钩,贡献大则奖金多,贡献小则奖金少,甚至不发奖金。否则会使员工养成“不求有功、但求无过”的墨守成规作风。

奖励制度应避免 误区之七:奖励犹豫不决

说好了完成目标有奖,却以“研究研究”、“考虑考虑”拖延不发,失信于员工。

点评:奖励要有时效性,否则会失去激励作用。简化奖励程序,提高奖金发放效率,可让员工争取奖金的目的性更明确,工作起来更有干劲。

奖励制度应避免 误区之八:奖励速度,忽略品质

一些公司特别欣赏工作速度快的员工,规定提前多少天完工有奖等,一些员工于是拼命加班加点,产品质量也顾不上了,浪费严重。

点评:效率是企业的生命,质量同样是企业的生命。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靠加快速度来完成。管理者应该训练员工养成品质重于速度的态度。

hr@yaochenwd.com.cn
010-594447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