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员工快乐真有那么重要吗?
员工快乐了,就有生产力了吗?
让员工快乐是企业的责任吗?
如何让每一个员工都快乐呢?
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,“快乐的员工就是高效率、有生产力的员工。”
为了能让员工每天早上睁开眼就很想到办公室工作,为了能让员工每天下了班都舍不得回家,为了让员工能多出活,出好活,我们想方设法的让员工快乐,让员工的工作更有意思。
可这个靠谱吗?
我们先看看,怎么能令每一个人都快乐呢?
关于快乐,恐怕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。
对于有的人来说,每天不用动脑筋,不用工作,最快乐。
可对于另外一些人,这样的生活能令他崩溃,他会觉得如果真这样的话,他会极为空虚,觉得活着都没什么意义,一不小心还有可能抑郁了。
比如对于有些人来说,每天朝九晚五规律的工作,不用加班,工作压力也不要太大,这样的工作能令他快乐。
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,他们更喜欢挑战自己,他们愿意加班加点的工作,他们乐于承受更多的工作压力,他们喜欢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,在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果后,他们才会真的快乐。
再比如有些人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,喜欢工作内容经常有些变化的工作,喜欢与开朗健谈的同事相处,这样的日子能令他感到快乐。
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,他们喜欢多年待在一个岗位上,他们不觉得枯燥,他们乐于成为某个岗位的专家型人才。也许天性好静,他们喜欢埋头做自己的事,不被人关注,不被人打扰,最好其他同事也像他们这么内敛少语。
企业里那么多员工,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个性,有个人的喜好,能让一部分人快乐的做法未必也能让另一部分人快乐起来。
按照“快乐的员工就是高效率、有生产力的员工”的说法,对于企业来说,岂不管理成本很高?众口难调啊,管理者每天都为如何让所有的员工快乐而发愁。
企业一定要让员工快乐吗?
让员工快乐是企业当仁不让的责任吗?
只有员工快乐了才有生产力吗?
德鲁克告诉我们,“创造快乐根本不关企业的事,企业的任务应该是制造和销售产品,更何况员工也无法单从抽象概念中得到快乐。”
中国人有着挥之不去的“乡愿”文化。
很多人喜欢做“老好人”,“和事佬”,怕得罪人。
甚至于在教育小孩上,也体现了这点。
现如今都是一个孩子,爷爷奶奶疼、爸爸妈妈疼,还有外公外婆疼,这个孩子俨然就是家里独一无二的小太阳、小皇帝。
为了能博得孩子的欢心,让孩子更粘自己,有些家长居然也去“讨好”孩子。
宝宝哭闹着要一个玩具,严厉的爸爸妈妈不给买,爷爷便偷偷的告诉宝宝,别哭,等你爸妈上班了,爷爷给你买。
爷爷转身就给宝宝买了他心仪的玩具,爷爷边将玩具递到宝宝手里边不忘问宝宝,爷爷好不好?爷爷好还是爸爸妈妈好啊?
宝宝得了爷爷的好处,自是连声说,爷爷最好。
这样的次数多了,宝宝对爷爷自然产生了很强烈的依赖。晚上睡觉不要爸爸妈妈抱,要爷爷抱;吃饭不要爸爸妈妈喂,要爷爷喂;到哪去都要找爷爷。
爷爷也在这个被宝宝需要的过程中,找到了成就感。
可爷爷不知道,他对宝宝这样的“爱”法,是很不成熟的爱,对宝宝个性的发展并不什么好处。
爷爷无休止的满足宝宝的一个又一个要求,宝宝在那一刻是快乐的,但这种快乐对宝宝的成长没有太多的价值。
也许是因为类似这方面的原因吧,如今的年轻夫妻们大多不愿意将孩子托付给老人带。
在企业里也是一样,有些员工从基层好不容易爬到了管理者的岗位上,为人处事处处谨小慎微,说话做事滴水不漏,力求谁都不得罪。
甚至对自己的下属,他们也纵容,为的是营造本部门“和谐、快乐”的工作氛围。
但很显然,这其实是管理者无能的表现,如果这样带下属的话,这种管理者会做的非常累。
某个角度来说,我们常常高估了企业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。
企业毕竟是企业,企业最重要的使命是创造客户,获得利润。企业里有各种不同的分工,大家各司其职,共同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同部门在愿景上、利益上肯定无法避免地会产生冲突。
那么在这些冲突面前人们是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为重,哪怕为此利益相关者之间有不同的意见会产生争吵,会产生误会,会据理力争?还是选择息事宁人,以“和谐”为最重要的目标呢?
答案不言自明。
对此,德鲁克这么说到,“积极的工作动机必须以工作和职务为核心,然而人际关系理论却把焦点全放在人际关系和”非正式团体“上,把着眼点放在个人心理学,而不是针对员工和工作的分析上。结果,他们认为员工做的是哪一种工作根本无关紧要,因为只有他和同事的关系才能真正决定他的态度、行为和工作效能。”
“虽然人际关系理论强调人的社会性,却拒绝接受一个事实:有组织的团体不只是个人的延伸,而有其本身的关系,包括真实而健康的权力问题,还有客观的愿景和利益上的冲突,而不只是个性的冲突。”(杨柳君)